最近很多人在問我一件事:「為什麼現在一搜尋東西,常常看到 Reddit 的討論串出現在 Google 第一頁?」老實說,我一開始也有點驚訝。因為 Reddit 以前根本沒什麼人在討論它的 SEO 表現,但這兩年真的不一樣了,它的曝光量多到不行。你可能只是查個產品推薦、AI 工具、或是某種軟體使用經驗,就很容易看到一串 Reddit 貼文排在很前面。
但這其實不是運氣,也不是 Reddit 有特別去做什麼黑科技操作,而是它剛好「踩中」了 Google 這幾年越來越重視的那個東西:EEAT,也就是「Experience、Expertise、Authoritativeness、Trustworthiness」。如果你不知道 EEAT 是什麼也沒關係,我等等會講,但你可以先理解成:Google 越來越喜歡「人說人話」的內容,不喜歡那種假裝專業卻沒靈魂的網站。
Reddit 剛好就是這種「真實使用者在說真話」的平台,難怪它會紅。而這也是我們做 SEO代操與做內容行銷的人,不得不開始正視的一件事。這篇文章,我會從 Reddit 的流量成長開始,帶你一起拆解它怎麼靠 EEAT 打敗其他內容型網站,然後也會告訴你,我們自己是怎麼因應這波變化、調整內容策略的。
Reddit 最近為什麼變這麼紅?不是巧合
從 Q1 數據看 Reddit 的成長速度有多誇張
你知道 Reddit 現在有多少人在用嗎?2025 年第一季的報告寫得很清楚:
每天超過 1.08 億人打開 Reddit,在那邊滑、在那邊看、在那邊留言。
而且不只美國,國際市場的用戶也爆衝,成長率比美國還高。
我們如果只是單純看「人多不多」,可能會覺得沒什麼,但真正值得關注的是:
它的內容被 Google 很愛收錄,而且收錄後超容易上排名。
這對我們這些靠內容吃飯的人,真的是一個超級重要的警訊(或是機會)。
未登入用戶暴增,代表什麼搜尋趨勢?
你知道 Reddit 最快的流量成長其實不是會員,而是「沒登入的人」?這群人從哪裡來?
來自 Google 搜尋!
這代表 Reddit 的內容已經在搜尋引擎中有夠強的位置,而且不管你有沒有帳號,都可以直接讀內容,這種開放性,對搜尋引擎來說超加分。
這就像以前 PTT 八卦版的文章,你沒帳號也可以看內容,只要有 keyword、有人回,Google 就覺得有價值。現在 Reddit 正在把這件事做到全球版、英文版,而且每個主題都有專門的 subreddit,把使用者的問題分類得非常清楚。
像我們之前有一個客戶是做室內設計的,他們的競品關鍵字「Scandinavian sofa review」第一頁全是 Reddit 在討論哪一款沙發最耐坐、哪一款太硬不能久坐。我們幫他做的內容就直接切入「針對那串 Reddit 討論裡提到的幾個痛點」,結果內容一上就有流量,因為那就是搜尋者真正在意的事。
不只是論壇,它變成內容媒體平台了
很多人還停留在「Reddit 就是國外的 PTT 吧?」的印象,但 Reddit 早就超越論壇這個定義了。它現在更像是一個「開放式的內容資料庫」,上面什麼都有人在問、在聊,重點是這些討論會一直更新。
再舉個例子好了,你搜尋「best AI tools for college students」,你可能會看到 Forbes、TechCrunch 那種傳統媒體的文章,但你更容易看到 Reddit 上幾十個大學生分享他們實際用過的心得。這種內容對 Google 來說,不只是資訊,而是 “經驗值”!!
Google 愛的是什麼樣的內容?先認識 EEAT
什麼是 EEAT?(簡單解釋 + 四個元素)
EEAT是什麼呢?它是 Google 官方在評估「內容品質」時,特別重視的一個框架,包含四個英文單字的縮寫:
- E – Experience(經驗)
- E – Expertise(專業)
- A – Authoritativeness(權威)
- T – Trustworthiness(可信度)
這聽起來好像有點抽象,但實際上超好懂。Google 的邏輯其實就是:「你寫的東西,最好是你真的有用過、遇過、做過,或者至少來自一個有信用的來源。」那種寫得漂漂亮亮、格式超整齊,但就是沒有靈魂的內容,現在真的越來越難排上去。
我自己也常跟客戶上課時說到:
你可以想像,你在查「哪一台咖啡機比較好用?」
A 網站是某電商的部落格,給你五款咖啡機規格表。
B 則是在 Reddit, Dcard, PTT, IG 上有一堆用戶在那邊吵哪台按鈕最卡、哪一台早上按了不會醒。再帶入連結回到電商部落格。
你覺得Google會認為哪個對你最有幫助??
Google 的演算法現在也越來越會做這種選擇。
>> 延伸閱讀:什麼是EEAT? 搞懂 Google 最重視的內容品質原則與SEO關鍵邏輯
Reddit SEO:為什麼 Google 越來越重視「真實經驗」?
因為網路內容爆炸了,而且 AI 生成內容越來越多。Google 面臨的挑戰是:「怎麼分辨哪些內容是真的有人寫的、有用的,而不是亂湊出來的?」所以「經驗」變成一個超重要的線索。
Reddit 就剛好完全符合這個特質。你在上面看到的每個問題、每段回應,幾乎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。例如有人問:「有沒有人用過 Canva Pro?值得升級嗎?」底下就會有十幾個人說自己在學設計、當行銷助理、接案做簡報的經驗,這些都是真槍實彈的回饋。
Google 現在看到這樣的內容,就會覺得:「這不是只有在寫內容,這是有 Personal Experience (個人經驗) 的人在分享。」
哪一種內容最容易被 Google 覺得值得信任?
其實不是最專業的,也不是最長的,而是:
- 看起來是人寫的,不是 AI 生出來的。
- 有經驗、實際案例、自己觀點。
- 其他人也認同這段內容(比如有留言、有回應、有分享)。
這就完全解釋了 Reddit 為什麼現在在 Google 上這麼吃香。它根本是 EEAT 的模板,每一串熱門討論都集結了經驗、專業、群眾認可與公開的內容格式,Google 當然願意推它上去。
Reddit 如何在 EEAT 上贏過其他網站並結合SEO?
Experience:都是「用過的人在說話」
這一點我覺得是 Reddit 最強的地方。現在很多網站寫產品介紹、服務分析,都是資料湊資料,甚至是 AI 生出來的句子,看起來有邏輯,實際上完全沒人用過。但 Reddit 上的內容,幾乎清一色都是「用過的人」在分享。
像是之前我在查「哪一款筆電最適合剪接影片」,查到的 blog 都說得很漂亮,什麼 M1 晶片、記憶體幾 GB。但我在 Reddit 上看到一篇貼文,有人直接說:「我拿 MacBook Pro 剪 4K 素材,剪到風扇轉到爆,Final Cut Pro 還會 lag,一開始我以為是我問題,後來才發現這台就是散熱不夠。」這種 feedback,完全是真人經驗值,你一看就知道不是編的。
Google 當然也知道這種內容「有靈魂」,所以它會優先把 Reddit 的這種經驗貼推上去。
Expertise:次文化圈的深度知識分享
Reddit 最迷人的地方之一,就是它的「次文化深度」。每個 subreddit(子論壇)都超專門,什麼冷門職業、小眾興趣、極限運動,通通有一群內行人在裡面互相交流,所謂的主題群。你說飼養刺蝟有主題去嗎?有 「r/hedgehogs」裡面就是。你說圖書館員的日常?也有!
這些地方裡的知識,不一定是博士級專家寫的,但一定是圈內人用自己經驗累積出來的 insight。而這種「不是學術論文,但很內行」的內容,就是現在 Google 非常喜歡的那種專業表現。
而且 Reddit 的分類、討論模式也讓這些專業不會被稀釋,反而越討論越精緻。
Authority & Trust:投票機制+社群互評強化信任感
我們平常寫部落格,要建立「網站權威性」,都要靠別人連結我們、或是網站歷史、作者介紹等等。但 Reddit 有一個超強的社群機制:Upvote / Downvote 投票系統 + Karma 積分。
這代表什麼?每一篇被推上去的貼文、每一則被按讚最多的回覆,都是被「群體選出來的內容」。而且每個帳號也會累積「信用分」,回太爛、亂噓、亂推都會被大家踩下去。久了,整個內容池就自然形成了「信任優先」的篩選機制。
舉例來說,如果你在搜尋「怎麼預防 Google 漲價的廣告費用影響」,看到一篇 Reddit 貼文有 500+ upvotes、30+ 個專業回覆,你是不是會比看到一篇沒人留言的 SEO 公司 blog 更想點進去?Google 也知道這種群體信任感的價值,當然會讓這類內容排名往上衝。
Reddit 討論串其實就是活生生的 EEAT 展現
總結一下,其實 Reddit 根本不需要「刻意做 SEO」,因為它的內容就已經是 Google 喜歡的樣子:
- 真實使用經驗(E)
- 專業社群知識(E)
- 群體互動過濾(A + T)
而且這些內容是「一直被更新」的,不是寫完就放著。這就完全打中了 EEAT 的精髓:不是寫得漂亮,而是你有沒有真的參與在這個知識裡。
然後你有沒有發現,其實在 Reddit 上發貼文的時候,只要你是自然地、真心地在回一個問題,然後帶一下你自己的觀點或資源,順便附上一個你網站的連結,那個連結就變成超級有價值的反向連結了?因為它是被真實情境包裹著的 keyword context link,不是那種硬塞 anchor text。這種連結,不只人會點,Google 也會看得出來它的「語境強度」。
延伸閱讀:反向連結(backlink)是什麼?教你7大觀念與避開陷阱
所以我常說,比起瘋狂砸錢買連結,不如花時間去好好參與幾個跟你產業有關的 subreddit,寫幾篇真的幫到人的貼文,還比較有長尾效益。
這代表我們寫內容的方式也該調整了
只做知識型內容已經不夠
以前我們在寫內容的時候,很容易進入一種「知識堆疊模式」:什麼是什麼、怎麼做、有什麼好處,然後就結束。這種文章乍看之下沒問題,資訊也正確,但你仔細想,它缺乏一個最重要的元素——人的經驗。
Google 現在就是在找這種「人味」,如果你寫一篇內容沒辦法讓人覺得「嗯,你應該真的有碰過這件事」,那就很難獲得信任。這不代表你一定要當那個專家,而是你要寫得像「你真的有經歷」。
像我們在幫客戶寫 SEO 文的時候,如果對方是做外送平台,我們就不只寫「外送平台有哪些功能」,而是會寫「我們實際幫某客戶跑過 A/B test,發現有加自動推播通知的轉單率高了 27%」,這種內容一看就知道不是唬爛的。
你可以怎麼善用 Reddit 的資料當素材?
就算你現在不想在 Reddit 上發文,你也可以把它當成靈感資料庫。這平台裡滿滿都是「別人早就幫你問過的問題」,而且還有一堆真實回覆。
我自己有時候寫內容卡住時,就會去 Reddit 搜同樣主題,看看大家怎麼討論。像之前我寫一篇跟「SEO 數據要怎麼報告給客戶」有關的內容,我就看到 Reddit 上一串 Agency 的討論,有人說他只用 GA4 + GSC,有人說他還會用 Data Studio 做視覺化,還有人直接說:「根本不用報,報多了客戶反而挑你毛病。」這種真實的痛點與反差,直接讓我那篇文章有更深的切角。
更妙的是,有些貼文還會附上圖、工具、範例,真的比 SEO 工具給的關鍵字更有料。
最後的建議:這波 EEAT 趨勢才剛開始
我們都知道,Google 的規則一直在變,但有一件事是越來越明確的:
它越來越想讓真實、有經驗的人被看見。
而 Reddit 這種平台,就是目前最貼近這種邏輯的代表。
雖然在台灣,大家對 Reddit 的熟悉程度還不高,也還沒形成像美國那樣的使用習慣。但從它的成長速度、出現在 Google 上的頻率、還有它天生就符合 EEAT 的內容型態來看,這不是短期熱度,而是大趨勢。
對我們這種平常在寫內容、做 SEO 的人來說,這就是個訊號:
不要只顧著堆資訊,要開始講經驗、講人話、講故事。
而這些,也正是我們這前幾年開始在飛拉霓做內容規劃時越來越重視的部分。
我們常常在幫客戶重新整理網站內容時,會先問一個問題:「你有沒有什麼故事是其他人沒有的?」有時候是一段實際操作流程,有時候是一個客戶的回饋,有時候甚至只是一次失敗的經驗。這些東西,看起來微不足道,但反而是能讓內容有靈魂的關鍵,也最能讓 Google 看見你的價值。
Reddit 只是其中一個例子,真正該記住的是背後的原則。如果你想讓內容被信任,那就要從「人」開始說起。有太多平台了,說不完,這次只能先用Reddit先當例子。
而關於 EEAT,它到底是什麼?要怎麼應用在自己網站上?有沒有一個可以實作的框架?這我會在下一篇文章裡完整拆解,幫你把這個概念轉成具體做法。不講理論,講你真的做得到的方式。
>> 延伸閱讀:什麼是EEAT? 搞懂 Google 最重視的內容品質原則與SEO關鍵邏輯
這波浪來了,我們慢慢往前划就好。
常見問題
什麼是 EEAT?為什麼跟 SEO 有關?
EEAT 是 Google 用來評估內容品質的重要標準,全名是 Experience、Expertise、Authoritativeness、Trustworthiness。簡單來說,你寫的東西越有真實經驗、越能讓人信任,就越有機會排名好。
在 Reddit 上發文附連結,有 SEO 效果嗎?
如果你是自然地分享觀點、然後順手帶一個網站連結,那其實是超高質量的反向連結。比起亂丟硬塞的連結,這種有情境、有內容、有互動的連結更容易被 Google 認為有價值。
飛拉霓 SEO 怎麼看這波 EEAT 趨勢?
我們自己在幫客戶做內容策略的時候,越來越強調「你自己的經驗才是最好的關鍵字」。這不只是演算法趨勢,而是 Google 想讓真正有幫助的內容被看見。我們也是一路從這裡慢慢走出來的。
我自己不是 Reddit 用戶,也可以從那邊得到 SEO 靈感嗎?
當然可以!就算你不發文,光是搜尋關鍵字 + reddit,就可以看到一堆真實用戶的問題、痛點和回覆,這些內容超適合拿來當部落格切角或 FAQ 題材來源。